条码扫瞄器可分为二个独立之部份:输入元件(Input Device)及解码器(Decoder)。二者可一体成型,也可以电线连接,或利用红外线以无线方式输送资料。 输入元件主要包括光电转换系统与类比数位转换器两大部份,光电系统主要用来扫瞄条码,扫瞄动作可藉着操作者手的移动或条码的移动来完成。当光源照射到条码,反射光经光路设计落在感测元件上时,感测元件随着不同内射光之强度转换成不同的类比讯号,经类比数位(A/D)转换器器处理成数位码输出。
其取像方式为单点式,藉由人手之移动来完成扫瞄条码之动作,扫瞄速度可达每秒3”到30”。光笔的读取方式为接触式读取,光笔尖端条码距离最多只能容许0.05”,可视为读取距离,属於条码扫瞄器之低阶产品。目前的光笔只能读取一维条码。较需注意的是光径需符合最小条码间距,以能完整读取条码之资料,光源采波长660nm LED为主。 CCD条码扫瞄器 线型CCD主要用於一维条码,而面型CCD主要应用於资料量丰富的二维条码。其感测元件为光耦合器(Charge-Coupled Device),一般简称为CCD。CCD的取像方式是属於线型接触式,由於其感测元件长度涵盖条码长度范围,所以读取时并不需要左右移动,CCD的解析度约为2048dpi,扫瞄速度较光笔快。 CCD的读取距离较雷射式的短,传统CCD读取距离约可容许10~25mm,并非一定要完全接触。目前则在增加读取距离上努力,已经有2”~5”之加强型CCD开发出来,未来则希望读取距离能加强至10”。在读取宽度上,以60mm与80mm为主,光源则以波长660nm红光发光二级体(LED)阵列为主。 雷射扫瞄器 藉由雷射光束的扫瞄来读取条码的资料,因此其读取距离较长,约可达10”。由於它和笔式读码机一样,可自由移动到物体处扫瞄,因此条码的长度在容许的范围下并不会受到限制,而且扫瞄时可悬空划过,不必像笔式读码机要接触到条码的表面。雷射扫瞄器特别适用於大量扫瞄以及印刷品质较差的条码。 二维条码扫瞄器主要由美国叁大厂Symbo Tech、PSC、Welch Allyn积极推广中,已成为扫瞄器一重要发展趋势。 二维条码的识别 二维条码的识别有两种方法:(1) 透过线型扫瞄器逐层扫瞄进行解码,(2) 透过照相和图像处理对二维条码进行解码。对於堆叠式二维条码,可以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识读,但对绝大多数的矩阵式二维条码则必须用照相方法识读,例如使用面型CCD扫瞄器。 用线型扫瞄器如线型CCD、雷射枪对二维条码进行辨识时,如何防止垂直方向的资料漏读是主要的技术关键,因为在识别二维条码符号时,扫瞄线往往不会与水平方向平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必须保证条码的每一层至少有一条扫瞄线完全穿过,否则解码程序不识读。这种方法简化了处理过程,但却降低了资料密度,因为每层必须要有足够的高度来确保扫瞄线完全穿过,如图7.3所示。我们所提到的二维条码中,如Code 49, Code 16K的识别即是如此。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